首页 全部分类

谷茎跳甲

发布时间:2015-05-05     点击率:291

 


 

谷茎跳甲(谷跳甲)
        拉丁学名Chaotocnema  mgenua  (Baly) ,属于鞘翅目  叶甲科。主要为害谷子、糜子等。

【为害症状】
        粟茎跳甲幼虫和成虫均为害刚出土的幼苗。幼虫由茎基部咬孔钻入,枯心致死。当幼苗较高,表皮组织变硬时,便爬到顶心内部,取食嫩叶。顶心被吃掉,不能正常生长,形成丛生。成虫为害,则取食幼苗叶子的表皮组织,吃成条纹、白色透明,甚至干枯死掉。发生严重年份,常造成缺苗断垄,甚至毁种,是晋中谷子苗期的主要害虫。

【形态特征】
        粟茎跳甲成虫 呈椭圆形,体长2.6—3毫米,体宽1.2—1.8毫米。雌体较雄体肥大,体黑色,有强烈赤金反光,体蓝绿,有强烈蓝色反光。蛹角11节,近基部4节黄色,余为褐色。头胸部背面刻点的直径比两刻点之间的距离约大1倍,小盾片三角形,平滑。鞘翅痛面之刻点粗大,整齐排成纵行,惟近小盾片处的三短行与小盾片斜边平行,末端终于鞘翅会合线上。各足基节及后腿节黑褐色,余为黄色,后腿节极粗大。腹部金褐色,腹部可见5节,具粗刻点。卵长椭圆形,淡黄至深黄色,长0.75毫米,宽0.35毫米。幼虫体长6毫米,宽1毫米,体呈圆筒形,胴部白色,体面有大小不同的褐色椭圆形斑点,足黑褐色,头黑色。蛹体长3毫米,宽1毫米,体被白色短毛,乳白色,渐变黄褐色或蓝灰色。腹末端有二叉,赤褐色。

【发生规律】
        粟茎跳甲在晋中一年发生2代,以成虫潜于土缝、杂草根际、枯叶以及土中越冬。一般以谷茬地最多。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出现,至6月上、中旬始转入谷田产卵繁殖,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1代幼虫蛀谷为害盛期;6月中旬至7月中、下旬为1代幼虫化蛹期,盛期在7月上旬前后;6月下旬至7月下旬1代成虫陆续羽化。2代卵见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,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盛期,2代成虫自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陆续出现,至10月潜土越冬。粟茎跳甲发生为害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,一般5月份降雨较少,6月份降雨较多,可抑制其发生,反之较重。干旱年份下湿地重于旱坡地,雨涝年份旱坡地重于下湿地。

【防治方法】
       (1)结合秋耕、春耕,深翻土地,清除杂草,减少越冬虫源基数。
       (2)最好进行3年以上轮作。
       (3)6月上旬,结合间苗、定苗,拔除并烧毁枯心苗,或亩用5%辛硫 甲拌磷颗粒剂1Kg兑细土20Kg,撒于谷垄行间,浅锄,可有效防治粟茎跳甲为害。也可用5%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,每亩喷喷对好的药液75L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