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麦田棉铃虫

发布时间:2015-04-28     点击率:353

 

麦田棉铃虫
拉丁学名:Helicoverpa armigera (Hubner) ,属于鳞翅目,夜蛾科。主要寄主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果树、蔬菜等。

【为害症状】
        以幼虫为害小麦,食叶成缺刻或孔洞,蛀食或咬断麦穗。

【形态特征】
        麦田棉铃虫成虫体长14-18mm,翅展30-38mm,灰褐色。前翅有褐色肾形纹及环状纹,肾形纹前方前缘脉上具褐纹2条,肾纹外侧具褐色宽横带,端区各脉间生有黑点。后翅淡褐至黄白色,端区黑色或深褐色。卵半球形,0.44-0.48mm,初乳白后黄白色,孵化前深紫色。幼虫体长30-42mm,体色因食物或环境不同变化很大,由淡绿、淡红至红褐或黑紫色。绿色型和红褐色型常见。绿色型,体绿色,背线和亚背线深绿色,气门线浅黄色,体表面布满褐色或灰色小刺。红褐色型,体红褐或淡红色,背线和亚背线淡褐色,气门线白色,毛瘤黑色。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,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。蛹长17-21mm,黄褐色,腹部第5-7节的背面和腹面具7-8排半圆形刻点,臀棘钩刺2根,尖端微弯。

【发生规律】
        一年发生4代,以蛹在土中越冬,翌春气温达15℃以上时开始羽化。4月下旬开始至5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。1代卵见于4月下旬至5月底,1代成虫见于6月初至7月初,6月中旬为盛期,7月为2代幼虫为害盛期,7月下旬进入2代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,3代则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危害,4代卵见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,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入土中化蛹越冬。第1代多在麦类、豌豆、苜蓿等早春作物上为害,第2、3代为害棉花,3、4代为害番茄等蔬菜,第1代还为害果树。成虫昼伏夜出,对黑光灯趋性强,萎蔫的杨柳枝对成虫有诱集作用,卵散产在嫩叶或果实上,每雌可产卵100-200粒,多达干余粒。产卵期历时7-13天,卵期3-4天,孵化后先食卵壳,脱皮后先吃皮,低龄虫食嫩叶,2龄后蛀入铃果,蛀孔较大,外具虫粪,有转移习性,幼虫期15-22天,共6龄。老熟后入土,于3-9cm处化蛹。蛹期8-10天。该虫喜温喜湿,成虫产卵适温23℃以上,20℃以下很少产卵,幼虫发育以25-28℃和相对湿度75%-90%最为适宜。北方空气湿度对其影响更为明显,月降雨量高于100mm,相对湿度70%以上为害严重。
        一代主要为害小麦,卵盛期在5月上中旬,麦田防治指标为每m2有二龄幼虫8头或百株累计卵量16粒左右;二代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,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或防治后百株残虫10头以上;三代卵盛期在7月中下旬,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40粒或防治后百株残虫5头以上;四代卵盛期在8月下旬一9月上旬,防治指标为百株幼虫10头以上或防治后百株残虫5头以上。

【防治方法】
      (1)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。
      (2)农业防治。
        ①.黑光灯诱杀。
        ②.在间田放置3——5把萎蔫的杨柳枝树把,诱其成虫,然后带出田外,集中处理。
      (3)药剂防治。
        常用药剂:50克/升的虱螨脲每亩用量2.5——3克,或14%的氯虫·高氯氟每亩1.5——3克,或10%的溴氰虫酰胺每亩1.4——1.8克,或2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每亩0.57——0.76克,兑水喷雾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