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大豆霜霉病

发布时间:2015-04-28     点击率:344

 



大豆霜霉病

        病原菌拉丁学名Peronospora manschurica (Naum.)Syd,属于卵菌门卵菌纲霜霉菌目霜霉菌科假霜霉属真菌。大豆霜霉病在生育期气候凉爽的东山地区发病较重。但多数为害性不大,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、叶片凋枯、种粒霉烂,减产达30%~50%。幼苗、成株叶片、荚及豆粒均可被害。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,可系统发病。

【为害症状】

        幼苗、成株叶片、荚及豆粒均可被害。病苗子叶无症,第一对真叶从基部开始出现褪绿斑块,沿主脉及支脉蔓延,直至全叶褪绿。以后全株各叶片均出现症状。花期前后气候潮湿时,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,最后病叶变黄转褐而枯死。叶片受再侵染时,形成褪绿小斑点,以后变成褐色小点,背面产生霉层。受害重的叶片干枯,早期脱落。豆荚被害,外部无明显症状,但荚内有很厚的黄色霉层,为病菌的卵孢子。被害籽粒色白而无光泽,表面附有一层黄白色粉末状卵孢子。

【发生规律】

        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。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最主要初侵染源,病残体上的卵孢子侵染机会少。卵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,产生游动孢子,从寄主胚轴侵入,进入生长点,向全株蔓延成为系统侵染病害,病苗则成为再侵染源。气温15℃,带病种子上卵孢子发芽率高达16%,20℃时为1%,25℃时则不发芽。 

【防治措施】

       (1)选用抗病品种,针对该菌卵孢子可在病茎、叶上残留在土壤中越冬,提倡与非豆科作物轮作。中耕除草,将病株残体清除田外销毁以减少菌源,排除积水,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。加强田间管理。锄地时注意铲除系统侵染的病苗,减少田间侵染源。
       (2)种子处理,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.3%的90%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、3.5%甲霜灵粉剂拌种,用种子重量0.5%的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、用72.2%霜霉威水剂、70%敌磺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.1%—0.3%拌种。
       (3)发病初期防治,可用52.5%噁酮.霜脲氭水分散粒剂18克/亩、70%烯酰.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6克/亩、25%氟吗.唑菌酯悬浮剂13克/亩、47%烯酰.嘧菌酯悬浮剂26克/亩、66.8丙森.缬霉威可湿性粉剂86克/亩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