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蚕豆白粉病

发布时间:2015-04-29     点击率:381

 

蚕豆白粉病
        病原菌拉丁学名:Erysiphe  pisi  DC.  属于子囊菌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属真菌 ; Trichocladia  baumleri(Magn.)Neger属于子囊菌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束丝壳属真菌 。

【为害症状】
        主要为害叶片、茎和荚果。发病初期病部表面初现白色粉斑,粉斑扩大后融合,叶面可全部被白粉覆盖,后期在粉斑上可见针头大的小黑粒,受侵害的幼嫩器官易导致其变形,呈折合、肥肿或皱缩。幼英变畸形,发育受阻,结实不良。在潮湿、多雨或田间积水、植株生长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;干旱少雨植株往往生长不良,抗病力弱,发病重。

【发生规律】 
        此病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,翌年条件适宜散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。发病后,病部产生分生孢子,靠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,经多次重复侵染,扩大为害。在潮湿、多雨或田间积水、植株生长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;干旱少雨植株往往生长不良,抗病力弱,但病菌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入,尤其是干4湿交替利于该病扩展,发病重。

【防治方法】
       (1)选用抗白粉病品种。 
       (2)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
       (3)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;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加强管理,提高抗病力。
       (4)化学防治可参照绿豆白粉病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