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稻苞虫

发布时间:2015-05-03     点击率:268

苞虫(Rice shell pest)

【别名】  稻弄蝶、苞叶虫、结苞虫

 

【分布为害】 

        稻苞虫Casmana colacae Sonan.,属鳞翅目,弄蝶科。水稻受害,一般减产5%-10%,严重的损失30%以上。除为害水稻外,还取食玉米、高梁、茭白、稗子及游草等。以幼虫吐丝卷叶作苞,躲藏其中,取食叶片,被害稻叶成缺刻,严重的叶片全被吃光,对产量影响很大。

 

【为害特征】 

        幼虫吐丝缀叶成苞,并蚕食,轻则造成缺刻,重则吃光叶片。严重发生时,可将全田、甚至成片稻田的稻叶吃光。

 

【发生规律】 

        稻苞虫种类较多。在中国主要发生为害的为直纹稻苞虫,局部地区间歇性严重发生。南方稻区幼虫通常在避风向阳的田边、沟边、塘边及湖泊浅滩、低湿草地等处的李氏禾及其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,或在晚稻禾丛间或再生稻下部根丛间、茭白叶鞘间越冬。成虫昼出夜伏,白天常在各种花上吸蜜,卵散产在稻叶上。一般在山区稻田、新稻区、稻棉间作区或湖滨区大量发生,为害较重。直纹稻苞虫在广东、海南、广西1年发生6-8代;长江以南,南岭以北如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1年发生5-6代;长江以北1年发生4-5代;黄河以北1年发生3代;辽宁1年发生2代。在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等地的一季中稻区,稻苞虫的主害时期在6月下旬到7月份,尤其对山区中稻为害较重。在湖滨地区的一季晚稻也常会遭受较大面积的为害。

 

【防治措施】 

        一般防治螟虫、稻纵卷叶螟的农药,对此虫也有效,故常可兼治。若发生量较大,需单独防治时,对3龄前幼虫,每亩每次可用2%甲氨基阿维菌素1000倍液,或48%毒死蜱乳油600倍液,或亩用100亿活芽孢/克杀螟杆菌可湿性粉剂100-150g对水喷雾。由于稻苞虫晚上取食或换苞,故在下午4点以后施药效果较好。施药期内,田间最好留有浅水层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