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小麦秆锈病

发布时间:2015-04-27     点击率:313



 


 


 



小麦秆锈病
病原菌拉丁学名为  Puccinia graminis Pers.var.tritici Eriks et Henn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绣菌属真菌,主要寄主为小麦。

【为害症状】
        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,也为害叶片和穗部。夏孢子堆大,长椭圆形,深褐色或褐黄色,排列不规则,散生,常连接成大斑,成熟后表皮易破裂且向外翻成唇状,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,即夏孢子。小麦成熟时,在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,后表皮破裂,散出黑色粉末状物,即冬孢子。三种锈病区别可用“条锈成行叶锈乱,秆锈是个大红斑”来概括。

【发病规律】
        小麦秆锈菌主要以夏孢子世代在南方麦区越冬。翌春,夏孢子由越冬基地逐渐北移,经长江流域、华北平原到达东北、西北和内蒙古春麦区。秆锈菌越夏区域较宽,在西北、华北、东北及西南冷凉麦区晚熟春小麦及自生麦苗上越夏。山东的胶东和江苏的徐淮平原麦区自生麦苗上也可越夏。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,从气孔侵入寄主,病菌侵入适温18-22℃。秆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,尤其需要液态水,如降雨、结露或有雾。露时越长,侵入率越高,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,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,需露时8—10小时,生产上遇有露温高、露时长发病重。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,该菌小种变异不快,品种抗病性较稳定,近20年来没有大的流行。

【防治方法】
参见小麦条锈病,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