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豇豆煤霉病

发布时间:2015-05-03     点击率:533

豇豆煤霉病(Cowpea sooty blotch)

别名  豇豆叶霉病

【分布为害】  

        豇豆煤霉病各地均有发生。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、早落,常造成较大的损失。春季大棚发生和为害严重。


【症状】  

        主要为害叶片,严重时也为害藤蔓、叶柄及豆荚从下向上发展。病斑初起为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,继而黄绿斑中出现由少到多、叶两面生的紫褐色或紫红色小点,后扩大为直径0.5-2cm的近圆形或受较大叶脉限制而呈不整形的紫褐色或褐色病斑,病斑边缘不明显。在变黄的叶上,病斑周围仍可保持绿色。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暗灰色或灰黑色煤烟状霉,尤以叶背密集。病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定形较大斑块。病害严重时,病叶曲屈、干枯早落,仅存梢部幼嫩叶片。


【病原】  

        病原为豆类煤污尾孢菌Cercospora vignae F.et E和菜豆尾孢C.cruenta Sacc.,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


【发病规律】  

        病原以菌丝块附在病残体上于田间越冬。病原通过气流传播,成为初次侵染来源。侵染病株以后,又在病斑上下不断产生病原在田间进行重复侵染。春季大棚豇豆煤霉病在4月中旬开始发病,6月上、中旬至7月上、中旬为发病高峰期。高温、高湿有利于发病。连作地发病重。春播豇豆比晚播豇豆发病重,其中尤以春季播种较晚的豇豆发病重。


【防治措施】

        (1)选用抗病品种和轮作,并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-3年轮作。

        (2)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施肥,施足有机肥,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;棚栽豇豆保持棚膜表面清洁,以增加透光率;合理密植,减轻郁蔽,使田间通风透光;雨季注意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;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,并集中烧毁或深埋。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,以减轻病害蔓延。

        (3)发病初期,选用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多菌灵磺酸盐可溶性粉剂700倍液,或27%络氨铜水剂500倍液,或55%嘧霉胺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80%多·福·福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叶面喷雾,一定要均匀周到,隔5-7天一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