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玉米疯顶病

发布时间:2015-05-05     点击率:269



玉米疯顶病 
        病原菌拉丁学名Sclerophthora macrospora(Sacc)Thirum.,Shaw et Naras,属于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指疫霉属,主要寄主禾本科作物及杂草。

【为害症状】
         疯顶病是玉米的全株性病害,也可为害杂草,病株雌、雄穗增生畸形,结实减少,严重的颗粒无收。玉米全生育期都可发病,早期病株叶色较浅,叶片卷曲或带有黄色条纹。病株变矮并分蘖增多,有的株高甚至不到l米,不及健株的一半,分蘖多者可达6~10个。抽雄以后症状明显,最常见的症状是雄穗增生畸形,小花叶化,即雄穗小花都变为叶柄较长的变态小叶,大量小叶簇生,使雄穗变为刺猬状。有的病株雄穗上部正常,下部增生畸形,呈圆形绣球状。由于病株雄穗增生疯长,故称“疯顶病”。雌穗变态也较常见。有的病株雌穗不抽花丝,苞叶尖端变态,成小叶状簇生,发病的雌穗结实很少,籽粒秕小。也有的雌穗分化出许多小雌穗,无花丝,全不结实。另一种症状类型表现为上部叶片异常。病株较正常植株高大,无雌穗和雄穗,上部茎秆节间缩短,叶片对生,叶片变厚,有明显的黄色条状突起。还有的病株心叶卷曲缠绕,直立向上,成牛尾状,病株不抽雄。但是心叶卷曲成牛尾状。在田间还经常看到疯顶病菌与瘤黑粉病菌复合侵染,病株既表现疯顶病的畸形特征,又出现瘤黑粉病的肿瘤。

【发病规律】
         玉米疯顶病是系统侵染的病害。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。玉米播种后,在饱和湿度的土壤中,卵孢子萌发,相继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,游动孢子萌发后侵入寄主。高温高湿时,孢子囊萌发直接产生芽管而侵入。玉米幼芽期是适宜的侵染时期,病原菌通过玉米幼芽鞘侵入,在植株体内系统扩展而发病。病株种子带菌,可以远距离传病,成为新病区的初侵染菌源。严重发病的植株结实很少,其籽粒的种皮、胚乳等部位都可能带有卵孢子和菌丝。春季降水多或田块低洼,粘土壤含水量高且透气差,发病加重。小麦和玉米带状套种也有利于发病。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之间,抗病性差异明显。大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,是疯顶病多发的重要原因。

【防治方法】
         防治疯顶病应采取以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措施。
       (1)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。如:据各地调查,发病率低或不发病的品种有中单2号、掖单19等。
       (2)使用无病种子不在发病地区、发病地块制种。不使用病田种子,不从发病地区调种。
       (3)加强栽培管理病田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,集中销毁,并深翻土壤,促进土壤中病残体腐烂分解,或实行玉米与非寄主作物轮作。玉米苗期防止大水漫灌,发现病株后,要及时拔除。
       (4)化学防治:一是进行种子拌种:可选用10%甲.戊.嘧菌酯悬浮种衣剂40克/100千克种子、4.23%甲霜.种菌唑微乳剂16克/100千克种子、10%精甲.苯醚甲悬浮种衣剂20克/100千克种子进行包衣。二是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喷雾防治:52.5%噁酮.霜脲氭水分散粒剂18克/亩、70%烯酰.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6克/亩、25%氟吗.唑菌酯悬浮剂13克/亩、47%烯酰.嘧菌酯悬浮剂26克/亩、66.8丙森.缬霉威可湿性粉剂86克/亩、50%硫磺.三唑酮悬浮剂73克/亩、60%烯酰.乙磷铝可湿性粉剂70克/亩、25%氟吗.唑菌铝可湿性粉剂13克/亩、70%烯酰.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克/亩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