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

玉米矮花叶病毒病

发布时间:2015-05-05     点击率:254

 
玉米矮花叶病毒病
         病原学名Maize  dwarf mosaic virus ,简称MDMV,玉米矮花叶病毒,属于+ssRNA目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,主要寄主玉米及禾本科杂草。

【为害症状】
       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。幼苗染病心叶基部细胞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,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,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,后期病叶叶尖的叶缘变红紫而干枯。发病重的叶片发黄,变脆,易折。病叶鞘、病果穗的苞叶也能现花叶状。发病早的,病株矮化明显。该病发生面积广,为害重。

【发病规律】
         该病毒主要在雀麦、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,是该病重要初侵染源,带毒种子发芽出苗后也可成为发病中心。传毒主要靠蚜虫的扩散而传播。传毒蚜虫有玉米蚜、桃蚜、棉蚜、禾谷缆管蚜、麦二叉蚜、麦长管蚜等23种蚜虫,均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,其中玉米蚜是主要传毒优势种群,吸毒后即传毒,但丧失活力也较快;病汁液摩擦也可传毒;染病的玉米种子也有一定传毒率,一般在0.05%上下。玉米矮花叶病毒有A、B、C、D及O株系,其中A、B两个株系最重要。

【防治方法】
       (1)因地制宜,合理选用抗病杂交种或品种。晋中市种植高抗该病毒品种主要有:太玉339、晋单59、晋阳2号、晋单77、晋单79、晋单74、大丰2号等。
       (2)在田间尽早拔除病株。
       (3)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,可减少传毒寄主,减轻发病。
       (4)治蚜防病:防治小麦蚜虫,防止迁飞到玉米田危害,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,及时杀虫。参加小麦长管蚜的防治。
       (5)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可选用2%氨基寡糖素水剂5克/亩、0.5%几丁聚糖水剂300-500倍、30%毒氟磷可湿性粉剂30克/亩、20%吗呱.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克/亩、40.0004%羟烯.吗啉呱可湿性粉剂60克/亩、0.5%香菇多糖水剂1克/亩、8%南宁毒素水剂8克/亩、0.1%大黄素甲醚水剂100ml制剂/亩、6%寡糖.链蛋白可湿性粉剂6克/亩、6%烷醇.硫酸铜可湿性粉剂9克/亩、1.2%辛菌胺醋酸盐水剂4克/亩进行喷雾。

推荐使用:喷施“金太龙追肥宝”及同类产品效果更好。

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
用户名:
验证码:  看不清楚,换一张